來源:湖北正康科技創新有限公司 時間:2021-06-09 瀏覽: 9,864 次
人民網武漢1月14日電 日前,國內成功運用天然巖瀝青濕法工藝改性劑道路在湖北天門竣工。這標志著天然巖瀝青濕法工藝進入大面積道路攤鋪推廣應用。
該段道路為天門市2020年重點項目,位于240國道天門市界牌村至伍家臺段改建工程第05段,總長18.6km,路寬22m。據了解,按《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交通等級的劃分依據,該路段重載車通過量大,路面易于損壞,屬于特重交通道路。
2019年下半年,天門市公路局及天門交投公司決定將該路段的2.6公里路段進行銑刨,并采用天然布敦巖瀝青改性瀝青濕法工藝,中層采用AC25巖瀝青改性瀝青攤鋪,面層采用AC13巖瀝青改性瀝青攤鋪。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考驗,該路段狀況非常好,無明顯車轍及其他病害。2020年12月,天門市決定將這條18.6km長,路寬22m的特重交通道路,采用天然巖瀝青濕法工藝進行攤鋪。日前,這條國內首條運用天然巖瀝青濕法工藝改性劑鋪設的道路竣工。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道路結構與材料研究中心李亞非博士說,濕法工藝創新性的通過活化工藝解決了拌合均勻性問題,促進了巖瀝青極性官能團與基質瀝青中活性基團的交聯聚合,改善了基質瀝青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網狀結構(結點和強度),增強了瀝青內聚力,使得巖瀝青改性瀝青的流動性、抗氧化性、粘附性和感溫性等獲得明顯的提高,進而提高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抗高溫、抗水損壞及抗疲勞性能,更適合規?;a。巖瀝青濕法工藝是改性瀝青的一種趨勢,綠色環保且耐用性高,可大大減少道路建設的修修補補。
據悉,2018年5月《巖瀝青改性瀝青路面施工與驗收規范》湖北省地方標準發布,7月18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由湖北正康天然瀝青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等10家單位歷時兩年時間起草,是我國關于布敦天然巖瀝青濕法加工工藝和相關技術的首個省級技術指標,表明湖北省在天然巖瀝青的工藝創新、技術指標創制等方面,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對布敦巖瀝青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與驗收具有重要指導和規范意義。2019年9月,中國公路學會發布《公路濕法巖瀝青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指南》團體標準。
據介紹,天然巖瀝青改性瀝青不僅在相同規格下可節省建設成本,且路面使用壽命比其他化學改性瀝青長一倍以上,有效地節省維保費用。湖北武黃高速、武漢市白沙洲大橋引橋等項目都是使用天然巖改性瀝青混合料,效果良好。
湖北正康天然瀝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德軍表示,近幾年來,企業積極引入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這樣的“國字號”科研團隊,加快推動新的巖瀝青濕法工藝從實驗室走出去。此外,還與亞洲最大的公路學院長安大學公路學院共建試驗基地,確保研發和科技前沿同步。(田然)
(責編:張雋、榮先明)